新闻资讯

联系电话:

0827-8120086

山水田间“种”景观 ——农村变成优美景区、农民变成景区主人
发布日期:2018/05/07


  草长莺飞的季节,周末假日去哪儿?从巴城出发,沿着广巴高速一路向北驰骋,不到半个小时,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五彩缤纷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

  村内,数只水鸭游弋绿水之间;池畔,红绿相间的彩色苗木嫩叶铺满枝头,鲜艳的玫瑰花次第盛开。村支书李显金正组织村民在园区里锄草、施肥。“过去,我们是耕田种地;几年前,我们已经开始‘种’景观了。”李显金自豪地说,自从村里引进七彩林业发展彩色苗木基地后,村民不仅从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现在还成了景区的主人,大家依托乡村旅游开起创意农家乐、办起民宿酒店,尽享彩林新生活。

  立足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在乡村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一景,将农房改造为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引导传统农业向精致高效农业转变,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农村变成优美景区,农民变成景区主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农村变成优美景区 长滩村乡村游年接待人次达40余万

  上周末,长滩村两个民宿酒店爆满。来自广元旺苍的四十多名摄影“发烧友”本打算拍个照就返程,却被长滩村里怒放的玫瑰花海吸引。

  “这花开得太漂亮了,彩色苗木掩映着民房,观光的游客和干活的村民熙熙攘攘,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老徐是这群游客中的一员,他曾多次到长滩村周末游。“不仅有好看的美景,还有特色的地方美食,像大酥肉、十大碗这些都是在旺苍吃不到的,而且消费也不高,这次我们住一晚一天人均消费才一百四,挺划算的。”

  而在距离长滩村一百多公里的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里,在上周末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4月21至22日,一场高规格的彩色苗木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巴中举行。期间,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张旭东等专家走进枫香村实地参观考察。“利用彩色苗木打造产业风景区,不仅成为带动巴中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一大特色,也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张旭东表示。

  去年,枫香村举办了首届“七彩枫香欢乐有你”的亲子游活动,尽管当天下大雨,但仍有上千名游客慕名而来,和稻草艺术长廊合影、在七彩苗木基地里科普植物常识、到房前屋后寻宝……游客们流连忘返。“通过七彩苗木基地建设,带动枫香村基础设施改善,成了热门的乡村旅游景点。我们通过亲子游等活动,扩大了枫香村的知名度,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枫香村村主任杨龙介绍。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巴中竟是如此红火,拿七彩林业产业来说,不仅通过基地建设盘活了农村撂荒土地,同时也美化了乡村环境,为乡村游带来机遇。”参观中,当得知长滩村这个只有一千余人的小村庄不仅是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还实现年接待游客40余万,带来旅游综合收入2800余万元时,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副秘书长朱学军啧啧称赞。

  农民变成景区主人 汪飞一家年收入45万余元

  “我现在是七彩林业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女儿是公司的技术员,老婆和儿媳妇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儿子在村里开办了一家淘宝店。”看到汪飞时,他刚刚拉回一货车彩色苗木幼苗。算起一年的收入,汪飞高兴地说:“我家去年收入大概在45万左右,我开货车最高一个月拿一万一千元,平均每个月都是五六千。”

  汪飞是长滩村村民,2012年以前,他和爱人在上海打工供两个孩子读书。打了几十年工,回到村里建一套砖瓦房还欠债十多万。

  2012年6月,长滩村引进“七彩林业”公司,通过优先承租贫困户土地,大力发展彩色苗木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成6000多亩核心园区,农户以土地租金、园区务工、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增收致富。

  汪飞就是其中的代表。2014年,汪飞在长滩村建起第一家农家乐。如今,长滩村已经开办了11家农家乐,2家星级民宿酒店。

  “我们村1016人,在家的有800多人,其中260余人常年在七彩林业公司务工,其余的都在农家乐、超市、酒店等实体店里打工。”李显金介绍,仅去年一年,长滩村村民劳务收入达500多万。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变身景区主人,这几年,长滩村的老百姓逐渐尝到农村发展起来的甜头。

  方一宇这两年成了长滩村的“酥肉大户”。“我们村已经举办了三届彩叶节、四届大酥肉节,长滩村这张名片在巴中家喻户晓,我家的酥肉都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方一宇说,最开始她和母亲利用周末节假日卖酥肉,每天的销量有四五十斤。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她接到成都一名游客的电话,说想买几斤酥肉,方一宇便萌发了开网店的想法。现在,她的“正直大酥肉”已经卖到全国各地。

  残疾人张远东返乡创业办起农家乐,一年收入20多万元。“七彩林业为我们送来了挣钱的法宝,我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了。”张远东由衷地说。